為何需要創造大量的模擬世界?

為何需要創造大量的模擬世界?
在當代科技和哲學領域,模擬假說的討論吸引了大量關注。這種思辨不僅涉及倫理挑戰,還深入探討了模擬世界可能帶來的實際價值。透過小說《修真四萬年》,我們看到了模擬世界作為教育和社會試驗場的潛能,它讓大學生在虛擬環境中校準政治理念,完善自我。同時,模擬世界也被視作評估文明發展的工具,並在快速進步的AI時代提供了新的視角。這些可能的動機不僅啟示未來技術的發展,也深刻影響著人類的未來航向。

在探討波斯特羅姆的「模擬假說」時,批評者認為創建這樣的模擬世界並不合理。畢竟這涉及大量資源消耗,而且創建模擬世界的行為可能不符合倫理或道德標準,因為這等於是在製造一個個充滿痛苦和受折磨的世界。換句話說,他們追問的是:為何需要創造這樣大量的模擬世界?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轉向一本小說《修真四萬年》,試圖從中尋找模擬世界存在的可能實用價值。在書中,未來的大學生會投身於一個獨特的模擬世界,以推演和檢驗自己的政治理念。他們在這個虛擬沙盒中,得以試行各種政策、觀察社會變革,再據此校準政策。在模擬的試錯過程中,他們逐漸成為合格的公民。這一段情節生動地展示了模擬世界作為教育和自我完善工具的重要功能。

從此,我想可以推論出下列三個可能創建模擬世界的原因:

  1. 推演個人的未來  從個人的角度看來,模擬世界提供了一個絕佳平台,讓每個人能夠探索自我未來的多樣性。在這樣的環境中,個人的心性、質地和靈魂底色均可被精確評估,從而找到最適合的生命道路。
  2. 推演文明的發展  從更宏觀的世界角度看來,模擬世界能幫助我們評估整個文明的潛力及危機。它有助於測試不同的社會制度,分析優劣勢並預見風險,從而為人類集體的未來航向提供理性指引。
  3. 人類大腦作為計算資源  在電影《駭客任務》中,人類被作為機器人的能源來源,這似乎是一個轉換效率極低的設定,為了生物電就建立模擬世界應該是入不敷出的。但如果我們把人類視作能提供分散式計算能力的大腦集群,那在當前 AI 迅速發展的當下,整個故事就變得更具合理性了。

這三項原因都是創造模擬世界的可能動機。它可以帶來個體的進步,亦是文明對未來的深邃探索。而當未來文明找到了創造模擬世界的動機時,那下一個問題則是:「何種模擬世界最符合上述的目的?」

上一則 下一則

分散式計算

分散式計算是一種模型,許多電腦協同工作以解決一個大型問題。網絡中的每台電腦分擔部分任務,並與其他電腦交流和協調,以達成共同目標。這種方法提供了提升性能、冗餘和可擴展性等優勢。

分散式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