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介紹《今天暫時停止》

電影介紹《今天暫時停止》
在《土撥鼠之日》中揭示了現代生活中的我們往往容易失去了對世界的感受,需要重新發現和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今天暫時停止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憤世嫉俗的電視天氣預報員菲爾·康納斯,在賓夕法尼亞州龐克瑟托尼報導一年一度的土撥鼠日活動時陷入時間循環,每天都在重複2月2日的經歷而且只有他一人知情。

如果每天都過著一樣的生活,每天見到的風景都一樣,電影前期的劇情由湯姆・漢克斯飾演的菲爾・康納斯記者,也就是男主角重複了近二十分鐘的重複片段,從起初的困惑憤怒到崩潰到麻木,他無能為力,無計可施。這是一部充滿哲理和幽默的電影,講述了一個新聞播報員在同一天裡無限循環,直到他學會了真正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從一開始的驚慌失措、絕望,到逐漸接受現實並且開始提升自己,努力成為更好的人。決定用每一天來打磨自己,學習鋼琴、冰雕,並且嘗試許多新的事物。他不再鬱悶和焦躁,而是以無限可能的熱情去擁抱每一天去參與村民們的日常生活,他不知道自己為何陷入了循環,不知道如何才能破解循環,所以他選擇去感受日常中自己所帶來的微小改變,試著去提升自己,把每天活成新的樣子。

其中最震撼我的一幕是關於電影裡不斷重複死去的老人,這是讓人感觸很深的一個情節。在有無數種選擇可以做的情況下,為何菲爾會執著於幫助那位老人呢?

當時的鏡頭語言表現出了,菲爾認為這是結束循環的解法,所以不斷嘗試,除了這有可能是一種結束循環的方法外,我們也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這樣的執著從何而來,我個人認為和「快樂遞減效應」有關,「快樂遞減效應」指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美好事物或愉快經驗的感受逐漸遞減。為了對抗這種效應,正視他人的痛苦是重要的一步。關注他人的困難和挑戰,可以讓我們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增強同理心。

菲爾的同理心在日復一日的快樂閾值不斷提升後逐漸顯現,因而產生了同情心決定幫助老人已獲得滿足感。而我們也能將其套用到日常生活中,學習和幫助他人作為應對方式,能有效提升我們的長期滿足感。持續學習新知識不僅能保持心理上的新鮮感,還能讓我們更有能力去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幫助他人則能帶來內心的充實感和滿足感,因為在付出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了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提升。藉由這兩種方法,我們能夠在不斷變化的世界裡,培養持久的快樂感和生命意義。

一開始菲爾試圖改變老人的命運,但無論怎麼努力,老人最終還是會離世。這幕讓我觸動原因即是如此,這讓我意識到,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掌控和改變,我們只需盡力而為,用心對待每個人。生活中可能會有無法避免的悲劇,但我們依然可以選擇用愛與溫暖,當成一種課題來面對,儘可能給予身邊人最大的關懷和支持,就像菲爾所做的一樣。這讓我更加珍惜當下,在有限的時間裡,好好愛人,好好陪伴身邊的人。

面對每天不斷重複的這種無望,相信大多數人都撐不下去,土撥鼠日是美國傳統民族迎接春天的儀式,但主角宛如被困在籠中,迎接不到自己的新生,他一直都知道土撥鼠節只是一套形式,他厭惡這種「迎接春天」的做法。認為這樣的儀式感是中產階級無謂的浪費時間。

菲爾作為社會上的精英階級,時間是他最寶貴的資產,他無法接受任何外在因素影響他的安排與時間,這樣無端的時間輪迴對他來說是種折磨。

但隨著時間過去(也沒過去)他開始感到麻木,每天開始注意生活中的微小細節、去學會一直想嘗試但沒空做的事,一直到最後,等他終於學會享受、感受一切給他的快樂時,音樂開始進行,他睜開眼,廣播終於不是那熟悉的歡迎來到土撥鼠節,那在2月2號過世的老人,逝去不再回來,終於成為過去,風雪停了,他終於迎來自己的春天。他終於離開了2月2號,往未來邁去。

但這次,他會更珍惜身邊的一切。

這故事的底層邏輯不難理解,在生活越來越扁平化的現代,以現代社會舉例,我們早就失去了對一切的感受,曾經的我對於花草芬芳蝴蝶振翅的聲音都可以感到振奮,世界不需太陽灑下就有它獨有的光亮。

但隨著年歲漸長,花草只是城市綠化,蝴蝶只是惱人的昆蟲,就連看見路人跌倒我們也不敢扶起只怕惹上麻煩,我們早習慣在夜晚哭泣,抹一抹眼淚再次投入同樣到令人麻木的社會,我們早被一復一日循環往復的生活給磨平感受,鈍了感性,看見僅止看見,任何公務以外的事情都是浪費時間。那和初始陷入循環的菲爾有什麼區別?那我們的未來還該繼續不斷循環至死方休嗎?

未來是自己所創造的,我們應當去感受,無論喜怒哀悲,那樣的情緒與微小之物才是我們活著該去感受的,人生短短,注意每天微小的不同,去盡力去闖,我們才能夠真正的去理解美去擁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