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人生的主人翁:掌握遊戲中的主角思維(上)

成為人生的主人翁:掌握遊戲中的主角思維(上)
這個系列中我們試著將人生看成一場 RPG 遊戲,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試著梳理一些大哉問的可能性。在新的視角下,我們討論了「內在受什麼驅動-我們在玩啥?」及「我是誰」。這篇文章將更進一步提問「該用什麼心態來玩」。

如果將人生看成一場 RPG 遊戲,我們是參與者,更是這場遊戲的主角。在此生的角色裡,將不斷地學習、挑戰自我,從遊戲的每一個關卡與任務中逐漸提升。

成為主角的第一步-認識「我是誰」。這不只是單純的角色設定,還包含了對自身價值與使命的深層理解,清楚知道「我是誰」,才能在遊戲中降低外界的影響,保持穩固的內在核心。

而比「我是誰」更重要的是「內在受什麼驅動-我們為何而行」。我們所扮演的角色是否能發揮最大的意義和價值?在這場人生遊戲中,了解並追尋更高層次的使命,將讓我們在探索的過程中更具方向感,不僅追求勝利,還追求自我實現和心靈的平靜。

相較於我們可以操作的角色,那些人生中不斷挑戰我們極限的 NPC(非玩家角色)則是無法由我們控制的存在。NPC 可以會進行一些我們不理解的行為、可能會提出看似不合理的要求,但這些在我們的控制之外的「事件」,從我們的前提來看都是「發布任務」。當我們以「任務」去看萬事萬物時,就有機會真正成為這場人生遊戲的主角,用主角的視野去面對挑戰,讓每一步都向著更深的成長前進。

NPC的錯誤與故事是任務,不是找麻煩

首先,如果我們的情緒常被旁人牽動而起伏不定,覺得他們就是來找碴的,那就誤會NPC了。要以遊戲任務的角度理解別人的行為,主角才能更清晰地看待NPC的存在意義。每一位「發布任務」的NPC都在扮演特定的角色,他們所呈現的挑戰是我們成長的契機,而非故意找麻煩。當我們理解到他們的錯誤、偏差或行為其實是「任務」的一部分,而非針對主角個人的「敵意」,就能放下許多無謂的情緒波動。這能減少內耗,避免被憤怒、抱怨或其他負面情緒纏身,使我們的心態更加穩定。

接受NPC的不可控性意味著,我們不再將精力浪費在無法改變的外在因素上,而能專注在自己的成長與任務的完成上,以主角的姿態迎接每一項挑戰。

態度與行動的平衡:如何面對無能為力的事實

在人生的遊戲裡,有些情境是無能為力的,就像玩撲克牌時,你無法選擇手裡拿到的牌組。有時,這些「牌」可能是困難的挑戰或不可避免的限制。我們無法重洗牌組,但可以決定如何打出手中的每一張牌。這時,主角思維能幫助我們採取積極的態度,即便面對無能為力的情境,也能以正向心態接受挑戰,去判斷可以做什麼、有什麼資源可以用。這不是消極地忍耐,而是深刻理解這些任務在我們生命中可能蘊含的成長意義。

面對這些「無能為力的事實」,是鍛鍊耐心與情緒管理的過程。當我們不再抗拒現實,學會接受所拿到的牌,就能減少不必要的情緒消耗,把精力放在思考最佳策略。態度上的轉換,讓我們在困難中也能找到成長契機,不再將目光鎖定在痛苦上,而是尋求如何在現有條件下盡力而為,知道自己有多少資源,並且知道要在這個任務上付出多少,這便是所謂的知己知彼。

這樣的任務不僅是挑戰,更是在建立韌性。我們學會在無能為力的情況下保持冷靜,建立應對變化的能力。當我們意識到某些問題無法馬上解決,就不會急於找到快速的方案,而是耐心地發展更好的應對策略。這種態度與行動的平衡,讓我們既能坦然接受挑戰、又不輕易屈服,成為在無常中保持穩定的強大主角。

主角的選擇權:如何排定任務的順序?

作為人生遊戲的主角,我們擁有一項很重要的能力:排定任務的優先順序。面對眾多挑戰和選擇,我們不需要接下所有的任務,而是有權力根據當前的狀態、目標、價值觀或環境的變化,決定哪些任務應該優先處理,哪些可以稍後再說,甚至可以完全忽略。這種選擇的權利,讓我們得以遠離那些消耗情緒與精力的任務,減少內心的負能量累積,專注於對我們成長真正有幫助的挑戰上。

排定任務的順序,是運用智慧去管理時間和精力的關鍵。我們要學會辨別哪些任務能帶來長遠的價值,哪些則只是暫時性的消遣或干擾。許多衝突或壓力可能只是人生中的插曲,而非真正重要的主線任務,不需要耗費過多心力。當我們能有意識地選擇主角應該完成的挑戰,就能有效避開那些無謂的困境,避免陷入令人疲憊的消耗。

對「主角擁有的選擇權」帶有意識,便能有效地管理精力,避免陷入痛苦且無用的困境之中。同時,這種選擇的自由也帶來掌控感,不再被迫應對每一個外來的刺激,而是主動決定自己要投入的方向。這就是主人翁思維賦予的強大力量:專注於意義,從容面對挑戰,以智慧排定「任務」的順序,以清晰的方向和穩健的步伐,踏上屬於自己的冒險旅程。

非玩家角色

在電子遊戲中,非玩家角色(NPC)是指任何不由玩家控制的角色。NPC通常用來填充遊戲世界,並給予玩家任務或任務、擔任商店老闆,或提供關於遊戲故事的背景資訊。

非玩家角色,N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