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對你的身體感到自在

永遠對你的身體感到自在
愛自己,你就能重新定義美。 瑜珈不僅雕塑身形,更帶來內在的和諧與覺察。生命如呼吸般流動,心態與體態相互影響,真正的美源於對自己的接納與欣賞。當我們不再被社會審美框架束縛,學會尊重身體的節奏與獨特性,美的定義將回歸內心。接納自身的每一種狀態,就是愛自己的開始。

現在是全民瘋健身與減重的時代,各種力量訓練課程、減肥營養門診,甚至是源自德國、原意是用來復健、培養肌肉控制力的皮拉提斯,以及來自印度、本質是修身養心的瑜珈,也在人們的轉譯之後,逐漸成為了以鍛鍊身體線條為主要訴求的運動。

關於體態的標籤,練瑜珈的人=身材很好的人?

已經流傳數千年的印度瑜珈,在近年間成為一門時髦的運動選擇,透過各種體式達到鍛鍊肌肉、雕塑體態的效果。在各大社群媒體也時常看到有一類「瑜珈時尚」風格,各種穿著合身的瑜珈服展現出纖細勻稱線條的照片,雖然不一定強調「瑜珈」與「體態」的相關聯,但許多人的大腦已經自動將這兩者做了連結-「練瑜珈的人=身材很好的人」,在國外甚至有些品牌的瑜珈服尺寸做的很小,而有了像是「原來我得先減重穿下這身服裝才能去練瑜珈啊!」的調侃言論。

社會審美觀影響了自我的身體意象

在台灣,普遍認為瘦=健康=美,比起肉感,骨感的女性似乎能在社會上得到更多的好處,這就是社會風氣為體態所貼上的標籤。加上受到日韓明星文化的影響,越年輕的族群這個現象越明顯,將大眾對明星的審美觀套用在自己身上,追求瘦還要更瘦,就算沒有將明星的身材標準套在自己身上,當我們去買衣服的時候,有時也會受到流行服飾的打擊,像是超短的上衣、削尖的背心、超合身的裙子等等,無形之中也將自己塞入社會審美觀的框架裡。

即使是雙胞胎都不會有完全相同的五官、體態,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既然如此,又為什麼要把自己套入這樣的審美框架之中呢?

全民瘋健身,揭示的可能是體態焦慮的集體意識

身材,是比較來的,沒有比較沒有傷害。當(你感覺)大部分的人都在為身形做努力時,就會有一股無形壓力逼迫自己也要這樣,沒有做或是做不到的時候就會感到焦慮。焦慮,是一種令人不舒服的感受,感到不安、害怕、擔憂......,這樣的情緒深深地影響著身心的健康狀態,當焦慮的根源是來自於身材,就稱為「體態焦慮」。

體態焦慮的人,常將外貌作為個人價值的重要指標,即使在別人眼中已經維持得很好,但本人通常很難滿意,只要在鍛鍊、飲食控制上有一點放鬆,或是體重有一點增加,就可能讓自己置身於極大的精神壓力之下,逼迫自己做更嚴格的飲食控制、或是強度更高的身體訓練。這對身心來說是很大的壓力源,長期下來可能會因為自我評價低落而導致心身症、進而影響內分泌系統、營養失衡等等。

為了讓自己符合社會的審美框架,有的人使用了極端與激烈的方式,例如:過度節食、極端飲食法與激烈的運動。過度節食、極端飲食法減重,雖然短時間內很容易看到成果,卻十分容易反彈,因為天地萬物的運作法則講求的是「平衡」,身體也是,用偏激的方式調整只能應急,長期下來對身體來說是壓力,會造成反撲的,只要一不節制或是在身心狀態比較脆弱的時候,就可能轉變成暴飲暴食而復胖,形成惡性循環。有的人則是更加積極地運動,希望能消耗多一點的熱量,一心求瘦之下,忽略了身體也是需要休息的,過度運動反而造成身體傷害,持續高強度運動會使血壓升高、傷害心血管,肌肉過度使用可能造成橫紋肌溶解而致命。

無論是採飲食控制或是運動訓練,循序漸進、穩定且持續地進行才能瘦得健康、健康的瘦。

回歸到瑜珈的本質-合一

瑜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達到「合一」,內在與外在、精神與自然、小我與高我、靈魂與宇宙,藉由「身」的鍛鍊來調整「心」與「靈」,達到身心靈一體的平衡狀態。許多人接觸瑜珈是為了要雕塑身形,這實在是太低估了瑜珈練習的好處,好看的身形只是練瑜珈的副作用而已!

做到自己的最多

在瑜珈的課堂裡,「做到自己的最多」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這讓我深深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需要、也不能用統一的標準套用在每一個人身上。我們有著不同的家族印記、生命經歷與身體條件,能夠達到同樣的標準是碰巧而已,做不到才是正常!透過瑜珈的練習,幫助我們從向外的追尋轉向內在的探索,此時比較的對象是「自己」,不是別人,同時也在過程中看見與學習接納自己的侷限,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道別人的狀況是小智慧,能夠清楚自己的狀態才是大智慧,「做到自己的最多」對我來說就是「自知者明」的實踐。

將向外看的視角轉而向內,在每個呼吸吐納之間重新認識自己、和自己連結。緊繃的肩膀幫你扛下重責大任、突出的後頸是引頸向前而忘記欣賞當下風景的提醒、腹部堆積的脂肪是你未雨綢繆的緊急救援......,每一個部位的狀態都是生活的證明,只要能用「心」去看見,就可以由「因應世俗的審美觀」轉換成「調整自我」的動力,愛自己的每一種樣貌,讓自己能如其所是,當我們能由衷接受自己時,自然也能允許別人長成他自己的樣子,不再將相同標準套用在每一個人身上。

愛自己,你就能重新定義「美」

在瑜珈的練習中,我們終將達到生命的動態平衡。生命的本質是由各種起伏堆疊而成的,人的心也如同月亮的週期韻律有著陰晴圓缺,當我們願意接納自己的每一種狀態,才是愛自己的開始。身心互相影響,心態的美好與體態的美好同等重要的,當我們學會欣賞生命的各種形態時,就能將審美的標準交回給自己。美,由你定義!